2008年4月16日星期三

关于朱泥

关于朱泥

一、 朱泥是紅泥中之精品,《阳羡茗壶系》、《阳羡名陶录》将朱泥称为「石黄泥」。产于宜兴川埠赵庄,矿层位于嫩泥和矿层底部,含氧化铁极高,质坚如石,又稱「未觸風曰之石骨」,石骨的意思就是未完全風化的土塊、質堅如頑石、但遇水則自行潰散。其矿形琐碎,需经手工挑选。

二、朱泥加工之难朱泥壺燒成不易,一般正規工手(指紫砂工藝廠)是不願去作的,因為朱泥的收縮比有20%~50%之高(一般紫砂約8%~15%就不得了)、所以目前市面上的各價位款式之朱泥壺若不整口(用金剛砂磨平口蓋)實難登上一級品。正因朱泥不易独自加工成陶,所以成型工艺难度亦高,通常用作紫砂器表的化妆土。若要制成历史上的「朱泥壶」需以80%的西山嫩泥(赵庄一带)和20%的东山甲泥,用水簸法淘洗而成。这是因为朱泥陶不耐火,烧成温度低,添加东山甲泥,可不改变红色,但提高了耐火温度。而在西山嫩泥中拣出原料,敲击碎后找到石黄泥,「陶之乃变朱砂色」。

三、朱泥之名贵昔日朱泥价值为紫砂泥之50倍以上,开矿采集以斤两计价出售。但朱泥因矿源有限,且采掘困难。1973年原矿将近枯竭,红泥产品近乎停产。乃以新材质,川埠红泥、涤东山红泥取代,色泽呈色,可塑性不可拟比。1980年间,终于试制成功沾浆红泥。一度曾用沾浆红泥,替代生产的红泥水平壶,以供出口,但工序复杂,成品率低,不久停产。到1982年运用科技配方,采用川埠土黄色的岩泥〈俗称川埠红泥〉嫩泥,加入适量铁红粉作为红泥原料,从此大批量的应用,沿至今日。所以,朱泥、红泥只存在历史矿源的差异。今日朱泥已非明清朱泥,两者不宜混为一谈。

四、 鱼龙混杂今日朱泥因不比昔日「石黄」,所以一定要加铁红粉,方能泛红,否则只是黄橙色系,不受市场欢迎。此外,因为台湾人追求「铿锵」之声,所以陶土多会在泥土添加玻璃水,藉此提高其结晶程度,产生较高的音频。但添加玻璃水过多,虽则色泽水亮,但其气孔几乎已闭,不利养壶变化。(灌他个六斤茶,也永远就这么亮!)地摊廉价朱泥壶甚至采宜兴制作日用陶的白泥,添加大量的铁红粉、玻璃水,基本上是合成泥,泥性已失,只能骗骗外行人。

五、 辨别今日朱泥、红土真要分,就是看其1含泥量2音频3色泽表现。不过因1有掺砂干扰2有玻璃水帮忙3有氧化物调色,所以才会造成现在的乱象。所以真正要分别,只能看其过筛的网目大小,传统澄泥是采水簸法,藉水力将泥冲分为由粗到细的等级,取其细者为壶即是所谓的朱泥壶。(请注意,一壶中有泥亦有掺砂同存,如同水泥亦有掺细砂、细石)

六、 朱泥之年代某些业者宣称其为清代泥,基本上并没有大语病,因为「宜兴地区陶土矿床是海退序列的成物。自下古生代志留纪末至今,经历了四次海退和三次海浸,它们大约在2–4亿年前,宜兴陶土在泥盆纪和早石炭纪中期形成的。其中甲泥、紫砂泥属况积矿床,嫩泥、红泥〈朱砂泥〉属沉积风化形矿床。」所以,若有人说他拥有时大彬时的明代泥料,又有何不可?

七、关于石黃嫩泥石黃嫩泥是從江蘇宜興市丁蜀鎮趙莊山石黃嫩泥礦中精選出來的嫩泥原料,內含二氧化矽、石英等多種特殊天然礦物成份,亦可將水離子分解成更細小使水質成為軟水。石黃嫩泥所做的茶壺生坏,經窯燒時會產生很大的縮收比,縮收比約28%~40%,收縮比例大,就容易產生皺紋、開裂、變形,石黃嫩泥原料細度高、黏性差,在製作過程中,厚薄度沒掌握好壺內就會出現內開、變形。從古留下來的朱泥老壺,大多有皺紋,皺紋是因收縮比大所產生的,所以越純越好的泥料,所做成的朱泥壺表面,所產生的細紋也就越多越密集。

当今朱泥的品种甚多,除上述朱泥之外,还有湛红朱泥、金橙朱泥、香山小朱泥、岩心老朱泥、二代紫朱泥、水波纹朱泥、仿古朱泥、赵庄老朱泥、君德桔皮朱泥、红朱泥、黄朱泥、嘉道老朱泥、三代嫣红老朱泥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