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16日星期三

关于朱泥

关于朱泥

一、 朱泥是紅泥中之精品,《阳羡茗壶系》、《阳羡名陶录》将朱泥称为「石黄泥」。产于宜兴川埠赵庄,矿层位于嫩泥和矿层底部,含氧化铁极高,质坚如石,又稱「未觸風曰之石骨」,石骨的意思就是未完全風化的土塊、質堅如頑石、但遇水則自行潰散。其矿形琐碎,需经手工挑选。

二、朱泥加工之难朱泥壺燒成不易,一般正規工手(指紫砂工藝廠)是不願去作的,因為朱泥的收縮比有20%~50%之高(一般紫砂約8%~15%就不得了)、所以目前市面上的各價位款式之朱泥壺若不整口(用金剛砂磨平口蓋)實難登上一級品。正因朱泥不易独自加工成陶,所以成型工艺难度亦高,通常用作紫砂器表的化妆土。若要制成历史上的「朱泥壶」需以80%的西山嫩泥(赵庄一带)和20%的东山甲泥,用水簸法淘洗而成。这是因为朱泥陶不耐火,烧成温度低,添加东山甲泥,可不改变红色,但提高了耐火温度。而在西山嫩泥中拣出原料,敲击碎后找到石黄泥,「陶之乃变朱砂色」。

三、朱泥之名贵昔日朱泥价值为紫砂泥之50倍以上,开矿采集以斤两计价出售。但朱泥因矿源有限,且采掘困难。1973年原矿将近枯竭,红泥产品近乎停产。乃以新材质,川埠红泥、涤东山红泥取代,色泽呈色,可塑性不可拟比。1980年间,终于试制成功沾浆红泥。一度曾用沾浆红泥,替代生产的红泥水平壶,以供出口,但工序复杂,成品率低,不久停产。到1982年运用科技配方,采用川埠土黄色的岩泥〈俗称川埠红泥〉嫩泥,加入适量铁红粉作为红泥原料,从此大批量的应用,沿至今日。所以,朱泥、红泥只存在历史矿源的差异。今日朱泥已非明清朱泥,两者不宜混为一谈。

四、 鱼龙混杂今日朱泥因不比昔日「石黄」,所以一定要加铁红粉,方能泛红,否则只是黄橙色系,不受市场欢迎。此外,因为台湾人追求「铿锵」之声,所以陶土多会在泥土添加玻璃水,藉此提高其结晶程度,产生较高的音频。但添加玻璃水过多,虽则色泽水亮,但其气孔几乎已闭,不利养壶变化。(灌他个六斤茶,也永远就这么亮!)地摊廉价朱泥壶甚至采宜兴制作日用陶的白泥,添加大量的铁红粉、玻璃水,基本上是合成泥,泥性已失,只能骗骗外行人。

五、 辨别今日朱泥、红土真要分,就是看其1含泥量2音频3色泽表现。不过因1有掺砂干扰2有玻璃水帮忙3有氧化物调色,所以才会造成现在的乱象。所以真正要分别,只能看其过筛的网目大小,传统澄泥是采水簸法,藉水力将泥冲分为由粗到细的等级,取其细者为壶即是所谓的朱泥壶。(请注意,一壶中有泥亦有掺砂同存,如同水泥亦有掺细砂、细石)

六、 朱泥之年代某些业者宣称其为清代泥,基本上并没有大语病,因为「宜兴地区陶土矿床是海退序列的成物。自下古生代志留纪末至今,经历了四次海退和三次海浸,它们大约在2–4亿年前,宜兴陶土在泥盆纪和早石炭纪中期形成的。其中甲泥、紫砂泥属况积矿床,嫩泥、红泥〈朱砂泥〉属沉积风化形矿床。」所以,若有人说他拥有时大彬时的明代泥料,又有何不可?

七、关于石黃嫩泥石黃嫩泥是從江蘇宜興市丁蜀鎮趙莊山石黃嫩泥礦中精選出來的嫩泥原料,內含二氧化矽、石英等多種特殊天然礦物成份,亦可將水離子分解成更細小使水質成為軟水。石黃嫩泥所做的茶壺生坏,經窯燒時會產生很大的縮收比,縮收比約28%~40%,收縮比例大,就容易產生皺紋、開裂、變形,石黃嫩泥原料細度高、黏性差,在製作過程中,厚薄度沒掌握好壺內就會出現內開、變形。從古留下來的朱泥老壺,大多有皺紋,皺紋是因收縮比大所產生的,所以越純越好的泥料,所做成的朱泥壺表面,所產生的細紋也就越多越密集。

当今朱泥的品种甚多,除上述朱泥之外,还有湛红朱泥、金橙朱泥、香山小朱泥、岩心老朱泥、二代紫朱泥、水波纹朱泥、仿古朱泥、赵庄老朱泥、君德桔皮朱泥、红朱泥、黄朱泥、嘉道老朱泥、三代嫣红老朱泥等等。

2008年4月6日星期日

收藏茶壶(三)


















收藏茶壶(二)






















收藏茶壶(一)






















卧狮壶






























==卧狮壶==

这把壶,有人说,其年份是70年代,也有人说是80年代,若你知道其年份,请告诉我,谢谢。

不管什么年份,这把壶是在一个朋友手中转让,而他不知道什么年份。 因此,如果你知道,请让我知道。

2008年4月5日星期六

喝茶防止肥胖

不是一件纯粹休闲的事情,关键看你喝什么样的。一边随意聊天,一边轻松地减肥,唔,是不是有点异想天开?!
最近在日本的一系列实验结果表明,有一些可有效防止肥胖。中含有大量的食物纤维,而食物纤维不能被消化,停留在腹中的时间长了,就会有饱饱的感觉。更重要的是它还能燃烧脂肪,这一作用的关键在于维生素B1。中富含的维生素B1,是能将脂肪充分燃烧并转化为热能的必要物质。

  1-(普洱熟茶):可抑制小腹脂肪堆积。一说起肥胖,人们马上会想到腹部脂肪,而黑对抑制腹部脂肪的增加有明显的效果。黑是由黑曲菌发酵制成,顾名思义,是黑色。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一种普诺尔成分,从而起到了防止脂肪堆积的作用。想用黑来减肥,最好是喝刚泡好的浓。另外,应保持一天喝1.5升,在饭前饭后各饮一杯,长期坚持下去。

  黑在我国生产历史十分悠久,主要产于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地。黑可直接冲泡饮用,也可以压制成紧压(如各种砖)。它们的汤色近于深红,叶底匀展乌亮。

  2-荷叶古代减肥秘药。一种用荷花的花、叶及果实制成的饮料,不仅能令人神轻气爽,还有改善面色、减肥的作用。充分利用荷叶来减肥,需要一些小窍门。首先必须是浓,第二泡的效果不好。其次是一天分6次喝,有便秘迹象的人一天可喝4包,分4次喝完,使大便畅通,对减肥更有利。第三最好是在空腹时饮用。其好处在于不必节食,荷叶饮用一段时间后,对食物的爱好就会自然发生变化,变得不爱吃油腻的食物了。

  3-杜仲可降低中性脂肪。因为杜仲所含成分可促进新陈代谢和热量消耗,而使体重下降。除此之外还有预防衰老、强身健体的作用。

  4-乌龙可燃烧体内脂肪。乌龙是半发酵,几乎不含维他命C,却富含铁、钙等矿物质,含有促进消化酶和分解脂肪的成分。饭前、饭后喝一杯乌龙,可促进脂肪的分解,使其不被身体吸收就直接排出体外,防止因脂肪摄取过多而引发的肥胖。

茶叶等级和标记

茶叶的等级是在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是产生的即分类阶段。在传统意义上有 4 个基础类别的:完整茶叶、破碎茶叶、茶叶末、茶叶粉。这种分类说明并显示了茶叶叶子的大小和浓度。

茶叶等级是基于茶叶本身的质量的:完整茶叶、破碎茶叶、碎茶叶 (平铺) 和茶叶粉。在每一个分类中最高级别的被列在第一位。碎茶和茶粉是大比例商业生产的茶,特别是泡袋茶。
全叶茶的级别:


FTGFOP1 (经过精细地揉捻精制而成的高品质茶叶的最高级别) 。主要来自大吉岭,有些也来自阿萨姆邦。最高级别的茶品是在特别小心和统一的叶子以及叶芽的情况下生产。

SFTGFOP1 (经过精细地揉捻精制而成的 特级 高品质茶叶的最高级别)

TGFOP1/TGFO P (含有较多金黄芽叶的红茶的第一级别 / 含有较多金黄芽叶的红茶) 主要产自大吉岭和阿萨姆邦。

GFOP1 (金黄色的红茶的第一级别) 目前较少的出现在阿萨姆邦和大吉岭。

FOP/FOP1 (含有较多芽叶的红茶 / 含有较多芽叶的红茶的一品红茶) 2 级别在 阿萨姆邦、 多米尼加共和国和孟加拉国,极品级别产生于中国。长叶子少量茶叶芽。

OP sup 上等红茶 ,仅来源于印度尼西亚

OP 上等红茶主要来自于斯里兰卡和爪哇的茶叶。由类似金属丝质的茶叶组成。

BOP1 (较细碎的白毫茶末一级). 半叶茶。特产于斯里兰卡的“低区”。粗糙的红茶由 40% 的上等红茶和 60% 香红茶混合而成。

Off grades: 一些 2 级(白毫茶末)。叶子要加入一些成分但是仅限于斯里兰卡和印度南部。
碎茶叶的级别:


P/FP (香红茶 / 香红花茶) 主要产自斯里兰卡和印度南部,同时也在肯尼亚的部分地区。通常由粗糙的肉质叶茶叶组成。

BOP 粗糙的 (橙色粉状香红茶)

BPS (粉末中国红茶) 名字来源于印度阿萨姆邦的大吉岭

TGFBOP1 (极品金花香红茶 1) 来自大吉岭的极品茶叶,含有较多的叶芽,形状统一。

GFBOP1 (极品柑红色白毫茶末 1) 主要生产于阿萨姆邦,是当地茶叶末中的极品。

GBOP (极品的柑红色白毫茶末) 次一级别和第二级别的茶叶,有不均一茶叶,和少量茶芽。

FBOP (用花装饰橙色白毫茶) 比较粗糙的茶粉来自于 阿萨姆邦, 锡兰, 印度尼西亚, 中国和孟加拉国。在南美洲比较粗糙, 染黑残破。在南印度, 白毫茶经 常被知道作为 FBOP 。

BOP (柑红色白毫茶末) 主要茶末等级来自斯里兰卡、印度南部、爪哇和中国。

BP (白毫茶末) 来自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印度南部。

FBOPF (用花装饰最好的橙色白毫茶) 主要来自斯里兰卡的 " 低区 " 。是叶状柑橘红色白毫茶末并且带有尖端。专业的说 : 就是所谓的 " 蜘蛛叶子 " 。

BT (茶末) 来苏门答腊岛、斯里兰卡、印度南部的一些地区。通常是黑色的、平展的、肉质叶的、体积非常大。


细小茶叶:

BOPF (橙色香红茶) 主要等级在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印度南部、肯尼亚、 莫桑比克、孟加拉国和中国。红茶茶叶,很少有添加因素,颗粒大小是统一的。在印度优质的柑红色白毫茶是叶子小的茶叶。

TGFOF (上等橙色香红茶粉) 。

GFOF (橙色香红粉末茶) 是大吉岭 (印度东北部之避暑胜地) 泡袋茶生产的最高等级。


FOF (橙色香红花茶) 通常在阿萨姆邦 (印度东北部的邦) ,多米尼加共和国和孟加拉国。一些叶子的大小接近破碎茶叶的较小的尺寸。


OF 橙色香红茶末) 一些来自于印度北部和非洲地区,一些来自于南美。

PF (白毫 (茶) 茶叶末)

粉状茶叶:

D1 (茶叶粉 1) 来自斯里兰卡 、 印度尼西亚 、 中国 、 非洲、南美和印度南部

PD/PD1 (白毫 (茶)/ 白毫 (茶) 1) 主要产自印度。

普洱茶干仓、湿仓......

正当多数的普洱茶学家,透过媒体及文章来强调干仓存放的重要(指较干燥的储存法),只要一谈起湿仓(潮湿或湿度较高的仓库),莫不闻“湿”色变,将湿气看成是洪水猛兽一般,退避三舍,期期不以为可,其实,抱持这种观念的人,对于普洱茶的「后发酵原理」是有所误解的。

举个例子来说明,大家就比较清楚,例如台湾乌龙的发酵方法,是利用茶叶中的多酚氧化酶,来帮助叶内有机物质及儿素的氧化,简单的说,所谓的发酵度,泛指的就是儿素(或单宁)氧化的程度,一般坊间皆以%来表示,如轻发酵在15%以下,中发酵在20%~35%...等,依照制者所需要茶叶的风味及口感来决定发酵的程度,一旦茶叶经过杀青后,就大致决定了,要改原有的发酵度及滋味,只能透过后续的焙火技术及自然长时间陈化的后发酵才行,但前者只能补足茶叶中局部发酵不足的部分及调整汤中的滋味结构,而后者则必须经过长时间的陈放,汤才会变得柔顺,但往往要喝之前,还是要经过再一次的焙火走水,汤才会甘醇爽口,否则超过10年以上的乌龙,滋味会愈变愈淡。

普洱茶又是如何呢?大致可分为制作时的「前发酵」及制好之后的「后发酵」,传统普洱茶的制作流程非常简易,即将采收的生叶,放在锅内用手揉捻去菁,让其自然通风至干燥为止,一般含水率在9%左右即可,而做好的毛,叫做「晒青毛」或称「晒青」,归在毛类,但是与其它如蒸青及炒青的绿相比,不论颜色、滋味、口感却大不相同,那是因为大部分的绿,讲求的是尽量不要发酵,让茶叶保持愈鲜爽愈佳,而晒青却不同,在曝晒的同时,实际上茶叶已经开始发酵,尤其是云南属高海拔区,紫外线的辐射能量很强,即使是几小时的曝晒,都足已让茶叶在制作过程中部分发酵,再加上自然风干时,茶叶本身含水量甚高,也带动茶叶内有机物质的氧化,因此若将其归类在不发酵的绿,实在会让人误解,(所以笔者也不能认同目前云南流行的现代烘青普洱茶制法,因为即使是低温烘青,都会造成日后后发酵的困扰,此点,有机会再论述)。

普洱茶在制程中的前发酵原理大致与乌龙相同,都是靠茶叶本身内含的多酚氧化酶来进行发酵,但是为什么茶叶在杀青后,居然还能够在太阳下曝晒而不会积水或变红,原因何在?原来锅炒揉捻时间的掌控只有几秒而已,并未将茶叶内的多酚氧化酶全面钝化,跟一般杀菁的意义不同,比较贴切的说法,应该叫做「去菁」,而书上写成杀青,实有误导之嫌。既然不是杀青,又为什么要多这一道手续呢?(实际上最古老的云南制法,是直接将生叶放在室外太阳下边揉边晒干为止)。这就好比料理师傅在炒青菜时,都会将青菜放在滚烫水中划一下,再放入锅内炒,如此先将表面的细胞膜破坏,并去除叶面的菁味,再炒时,青菜就能保持鲜绿,且不容易变黄变黑,并可缩短炒菜的时间。

普洱茶的「去菁」,在某方面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但这只是普洱茶的奥秘之一,真正复杂的是在毛制成后,其陈放的「后发酵」过程。谈起「后发酵」,在台湾几乎所有普洱茶的专家,都一面倒的认同只有干仓才能让普洱茶愈陈愈香,事实是如此吗?其实不然,早期的普洱茶大都经过香港来台,在长时间的运送过程中,普洱茶已与大自然的环境有所接触,尤其在香港存放时,实际上已经过香港高湿度的洗礼,来台湾之后,自然放在干燥之处,其滋味的转化才会完整,但若纯就〝新的普洱茶〞。

将新存放至干燥的地方七、八年以上,虽然面干净有油光,汤明亮又带蜜香,十足的符合好的条件,但喝起来,嘴内总是略带苦涩,为什么?将新分别放在不同温、湿度的地方,长期观察其变化,结果与上述相同,长期存放在干燥地方的,口感生硬又略带苦涩,谈不上顺口甘醇,而存放在湿度略高之处,汤则有完全不同的表现,比较甘甜、柔顺。

普洱茶是靠「水」-湿气来让茶叶内质转变。 简单的说,普洱茶的「后发酵」,主要是由于不同种类的微生菌(如曲霉菌、酵母菌…),在不同的湿(湿度)、热(温度)变化中生长,利用不同微生菌产生的酶类,来转化茶叶中的儿素、醣类、淀粉、纤维素……等有机物质,加上菌类大量繁殖时所产生的热能,同步的改变茶叶的颜色、滋味及香味,若缺少了微生菌生存的环境,茶叶是不可能愈陈愈香的,就如同味噌的制法一样,若只是将黄豆(大豆)生放或煮熟后随便放,而没经过特定的曲菌来发酵,是不会变香变甘醇的。

更进一步说明,普洱茶的滋味结构变化中,若缺少了湿气,是无法进行完整的后发酵,在「高湿度」下,茶叶会产生白酶菌(曲霉菌的一种),此时的正在进行发酵,面会变得灰暗,体变得松软,汤浑浊不明,汤色由绿转黄变褐红,这是由于黄素氧化转红素及褐素之故。而儿素在这时候会大量降解、氧化,醣类由多糖的大分子往单糖的小分子变化,汤喝起来沙沙的,但苦涩及菁味变少,四、五泡过后,汤变亮,口感也会变甜,此时的普洱茶,我们可称为「发酵阶段」。而茶叶在「高温」下,则会产生黄酶菌,体会慢慢变硬,表面渐渐产生油光,汤变明亮,甜味在前几泡就会更集中,茶叶也会变得更有陈香味,此阶段的普洱茶,称之「陈化作用」,而普洱茶在经过了至少一个完整的「发酵」,及「陈化」后,口感滋味就会往前迈一步变得更为甘醇顺口,如果觉得不足,再放一个周期,就会变得更好,一旦对现况满意时,就要反向思维,迟延发酵及陈化的速度,如此,才能享受到喝普洱茶的乐趣。

普洱茶讲究的就是「真」,真正的云南大叶品种,正统的制法,真实的年份及正确的存放法,希望这篇短短的心得,能唤起普洱茶的爱好者,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待普洱茶并深入的去了解它,而不要只是一昧的追求历史名(那张包装纸)及陷入一些空而不实的传说故事中。注一、上述有关「湿仓」的概念,是指利用大自然中湿度较高且干净的环境而言,非外界流行用水或水蒸气喷雾,刻意的制造人工潮湿的仓库,让普洱茶快速的二度发酵(非普洱制程中的渥堆),造成汤中只有色而无性,甚至会有苦涩味。

紫砂壶的保养



很多人都喜欢用紫砂壶,但是有些“迷”“迷”末必懂得日常保养的基本方法,尤其是上品的旧,若护理失当,则浪费或破坏了它的优点。

紫砂壶的好处之一,是能“裹住香气,散发热气”,久用能吸引香,更能散发油润光泽。用得久愈值钱。
日常保养宜注意以下几点:


(一) 用完后的
紫砂壶必须保持内干爽,勿积存湿气。
(二) 放空气流通的地方,不宜放在闷热处,更不可以为珍贵,用后包裹或密封。
(三) 勿放近多油烟或多尘埃的地方。
(四) 最好用完后把
盖侧放,勿常将盖密。
(五)
内勿常常浸着水,应到要泡时才冲水。
(六) 最好多备几个好的
紫砂壶,喝某一种茶叶时只用指定的一个,不可喝什么茶叶都用同一个,应加识别,以免混乱。
(七) 切勿用洗洁精或任何化学物剂浸洗
紫砂壶,否则会把味洗擦掉,并使外表失去光泽。
(八) 每次用完后用布吸干
外面的水份,接着倒出内三分之二的茶叶,留下约三分之一,冲进沸水,两三次,冲过的水留用,然后清理干净。